愛是可以傳遞的溫暖(三)——記我校王洪艷老師
王洪艷,現擔任高一1班班主任。每次見到她都是一臉的陽光氣息,臉龐上寫滿了真誠與執(zhí)著。我們采訪她時,她顯得很謙虛,說“初入職場,我沒有多么霸氣的夢想,也許在高中時期,曾經幻想過的五彩繽紛的城市生活。”但王老師最終選擇了摯愛的教育事業(yè),這里成了她重新成長的地方,“剛來十三中是我沒有很多的奢望,只想著可以把交給我的事情做好,不讓信任我的人失望就好。”但王老師就是憑著這種不要讓信任的人失望的信念,帶著1班的和學生們一路拼搏。
“我我很慶幸遇到了一群懂事的孩子和充滿人性關懷的年級部。”在十三中,經常能聽見這樣一句話“贏了我們一起狂,輸了我們一起扛”。十四個字道出了一個班級的榮辱與共,同呼吸,共患難。王老師和她所帶的班級就是這樣一個家,她用得最多的幾個字就是“我們家孩子”如何如何。“孩子”對于一個剛畢業(yè)的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教師來說何其沉重,更何況是七十多個孩子。它意味著七十多份責任與擔當。接手一個班級對于剛剛畢業(yè)的她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,“在接手得到那一刻,我大腦一片空白,因為不知如何下手。”面對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眼神,王老師沒有退縮,盡管有些不知所措,“我知道,我肩上肩負的不僅僅是這七十多個孩子,更是整整七十多個家庭的希望。”這使王老師臉上充滿了凝重,這樣的擔子對于她來說,確實不小。但是話鋒一轉,王老師微笑著說:“幸好當時有強大的年級部做我們堅強的后盾,手把手的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。”的確是這樣,十三中貌似是由一個個班級組成的小家庭,其實是一個大家庭,在這個大家庭里,所有的家長都是勁往一處使,都想盡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們的三年過得有價值、有意義。
剛剛進入高中校園的孩子,對自己高中的生活有很大向往,但卻又有小小的畏懼。作為班主任,王老師像家人一樣日夜陪伴著這些孩子們。當軍訓開始時,班主任們時時刻刻陪伴這孩子們,并教育孩子們要堅強,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。王老師同孩子們一起在烈日下曬過,在雨水中跑過,所謂的戰(zhàn)友情大抵如此吧?早讀時幫學生們擋風,孩子們不去吃飯,“威脅”學生“你們不去吃飯,我就不去吃飯”……一件件小事,體現出了大愛。她說“如果我做不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(yè),那就讓我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淋漓盡致。”王老師就是這樣踏踏實實得把每一件小事做好。王老師是個特別細心的人,對學生的情緒變化特別敏感,稍微感覺哪個學生有不對勁的地方,她會及時找學生談心,所以同事們經常能看到她在與學生談心的身影。而且對于班級整體的氛圍也很敏感,她經常會在黑板上些鼓勵孩子的話,“你若不離不棄,我必生死相依”。王老師有個摘抄勵志語句的本子,里面密密麻麻的寫了許多鼓舞人心的語句,“別放棄呀,有些美好還沒來,他們只是遲到了,可能正在使勁趕來的路上。”溫馨的一句話可能就會使喪失信心的孩子們重振旗鼓,奮力拼搏。學生們說只要老班在,就會心安。王老師在班里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天氣預報員,她每天晚上都會提醒學生們明天的天氣和溫度,叮囑學生們明天多穿衣或者少穿衣……很小的事情,卻處處體現了王老師對學生們的呵護。“也許我成不了用自己生命換取學生生命的偉師,但是我會用我的時間換取學生輝煌燦爛的青春。”王老師真誠的說道。
教育不是澆灌,而是點燃。王老師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。她每天都充滿激情,充滿正能量。學生們說從來沒見過自己的老班又不高興或者蔫了的時候,學生們稱她是一個時刻充滿充滿正能量的“脈動”。在她的課上,無論怎樣沉悶的課堂都能在她的感染下活躍起來。提到這,王老師自己也說“我從來沒有把自己的悲傷情緒帶給過孩子,當然,他們做得不好的時候我也會發(fā)脾氣,但從來沒有沒完沒了的時候。有時候我做錯了事情,我也會主動找學生道歉。”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但是老師向學生道歉也需要一定的胸襟和勇氣。但是王老師就是這樣一個抱誠守真、赤誠相待的人,學生們也都理解她,同學們說從來沒有感覺到老班高高在上,她與學生的相處從來都是平等、親近的,學生們也能感覺到王老師的真誠與用心。“有一個班會后,一個學生留到最后,笑著跟我說‘老師,你真的不一樣!’這句話里包含了很多,我聽到了里面對我的認可。”王老師跟我們分享。
老師不僅僅是教授知識,老班不單單是管理班級。在王老師眼里人心最重要,人心換人心,王老師用真心去愛孩子,去關心孩子,相信孩子們也會信任他,愿意跟老師走。最后問道王老師有什么愿望時,她笑笑說“我希望孩子們能安心學習,孩子們快樂就是我的快樂。我能做的就是給孩子們更多力量,給孩子們一個安心學習的環(huán)境。”